养护管理

  绿道串联山水人文 关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
来源:手机中国网 作者: 日期:2019年04月16日 09:52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和历史文化保护地,以休闲、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生物迁徙、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功能的廊道。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绿道建设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实在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去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

城市绿道建设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弃置地生态修复等,加大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2017年5月份,《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将绿道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新增绿道2万公里的目标。

“绿道建设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城镇转型发展的优良载体,更是加强乡村统筹,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赵健溶介绍,我国绿道建设最大的特点是串联城市自然山水人文,服务百姓休闲游憩健身,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如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上海黄浦江滨江绿道、武汉东湖绿道、广东南粤古驿道等绿道,不仅提供了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引领了绿色健康的生活风尚,受到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绿道建设,使绿道不仅为公众提供自然优美的步行和骑行空间,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健康舒适的绿色出行体验,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如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倡导“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广东江门组织百余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理念;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重回绿道,组织百人快闪和迷你马拉松活动等。

用地是制约绿道发展,影响其连通性及环境品质的关键因素。在王香春看来,绿道建设应提高前瞻性规划支撑,保障绿道用地来源。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绿道作为一种助力城镇发展的策略,协调相关规划,在新城规划及旧城更新中前瞻性地考虑绿道布局,鼓励绿道网、水网、林网、路网等多网合一,促进生态、交通、旅游等多功能网络的同步构建,发挥绿道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赵健溶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引导各地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推荐阅读:

福建莆田:累计建设绿道335.2公里

天府绿道成为成都市民特色生活方式

龙华区135公里环城绿道2021年全线贯通

北京西城建滨水绿道营造城市公共休闲生态空间

(来源:手机中国网)

相关内容
·二十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10-16
·山东青岛开展绿色公益科普宣传活动2022-06-09
·北京大兴大力构建绿色发展新高地2022-04-20
·厚植秦东大地绿色底色2022-04-19
·安徽桐城:省道低效林改造为绿色长廊2022-03-24
·以林长制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专访安徽省淮南市市级总林长、市委书记任泽锋2022-02-21
·山东沂源:拓宽保障路径 赋能绿色发展2022-01-25
·“增花添彩”打造花园乡村2021-12-16
·海南举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2021-11-30
·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2021-11-29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