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苹掌舟蛾
学名:Phalera flavescens(Bremeret Grey
类属:鳞翅目,舟蛾科
分布与危害
    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Bremeret Grey),别名舟形毛虫、苹果天社蛾、黑纹天社蛾、举尾毛虫、举肢毛虫等。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危害槲、榆、栗、苹果、梨、杏、桃、李、梅、樱桃、山楂、榅桲、火棘、海棠、沙果、核桃、板栗、枇杷等树木。

    蛀茎害虫;刺吸害虫;地下害虫幼虫食害叶片,受害树叶片残缺不全,或仅剩叶脉,大发生时可将全树叶片食光,造成二次开花,影响产量,危及树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25mm,翅展49~52mm,头胸部淡黄白色,腹背雄虫残黄褐色,雌蛾土黄色,末端均淡黄色,复眼黑色球形。触角黄褐色,丝状,雌触角背面白色,雄各节两侧均有微黄色茸毛。前翅银白色,在近基部生1长圆形斑,外缘有6个椭圆形斑,横列成带状,各斑内端灰黑色,外端茶褐色,中间有黄色弧线隔开;翅中部有淡黄色波浪状线4条;顶角上具两个不明显的小黑点。后翅浅黄白色,近外缘处生1褐色横带,有些雌虫消失或不明显。

    卵: 球形,直径约1mm,初淡绿后变灰色。 

    幼虫: 5龄,末龄幼虫体长55mm左右,被灰黄长毛。头、前胸盾、臀板均黑色。胴部紫黑色,背线和气门线及胸足黑色,亚背线与气门上、下线紫红色。体侧气门线上下生有多个淡黄色的长毛簇。 

    蛹: 长20~23mm,暗红褐色至黑紫色。中胸背板后缘具9个缺刻,腹部末节背板光滑,前缘具7个缺刻,腹末有臀棘6根,中间2根较大,外侧2个常消失。
发生规律
    苹掌舟蛾1年发生1代。以蛹在寄主根部或附近土中越冬。在树干周围半径0.5~1m,深度4~8cm处数量最多。成虫最早于次年6月中、下旬出现;7月中、下旬羽化最多,一直可延续至8月上、中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以雨后的黎明羽化最多。白天隐藏在树冠内或杂草丛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羽化后数小时至数日后交尾,交尾后1~3天产卵。卵产在叶背面,常数十粒或百余粒集成卵块,排列整齐。卵期6~13天。幼虫孵化后先群居叶片背面,头向叶缘排列成行,由叶缘向内蚕食叶肉,仅剩叶脉和下表皮。初龄幼虫受惊后成群吐丝下垂。幼虫的群集、分散、转移常因寄主叶片的大小而异。为害梅叶时转移频繁,在3龄时即开始分散;为害苹果、杏叶时,幼虫在4龄或5龄时才开始分散。幼虫白天停息在叶柄或小枝上,头、尾翘起,形似小舟,早晚取食。幼虫的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加,达4龄以后,食量剧增。幼虫期平均为31天左右,8月中、下旬为发生为害盛期,9月上、中旬老熟幼虫沿树干下爬,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1. 人工防治:苹掌舟蛾越冬的蛹较为集中,春季结合果园耕作,刨树盘将蛹翻出;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尚未分散之前,巡回检查,及时剪除群居幼虫的枝和叶;幼虫扩散后,利用其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振动有虫树枝,收集消灭落地幼虫; 

    2. 生物防治:在卵发生期,即7月中下旬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灭卵,效果好。卵被寄生率可达95%以上,单卵蜂是5~9头,平均为5.9头。此外,也可在幼虫期喷洒每g含300亿孢子的青虫菌粉剂1000倍液。发生量大的果园,在幼虫分散为害之前喷洒青虫菌悬浮液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4%~100%;使用25%灭幼脲3号、苏脲 1号悬浮剂1000~2000倍液,防治效果达86.1%~93.3%,但作用效果缓慢,到蜕皮时才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苹掌舟蛾的寄生性天敌有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松毛虫赤眼蜂。 

    3. 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