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杨叶甲
学名: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
类属:鞘翅目 叶甲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别名杨叶甲、杨金花虫、赤杨金花虫、小叶杨金花虫。

分布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各省市;日本、朝鲜、西伯利亚、印度等以及欧洲和非洲(北部)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毫米左右,最宽处6毫米左右。体呈椭圆形。背面隆起,体蓝黑色或黑色,鞘翅红色或红褐色,具光泽。中缝顶端常有1小黑点。头、胸、小盾片、身体腹面及足均为黑蓝色,并有铜绿色无泽。头部有较密的小刻点,额区具有较明显的"Y"形沟痕。前胸背板侧缘微弧形,前缘内陷,肩角外突,盘区两侧隆起。小盾片呈舌状,较光滑。翅鞘沿外缘上翘,近缘有粗刻点1行。触角11节丝状,长不达体长1/2,稍扁,第1节粗大,第2节短小,3-5节较长,6节后渐膨大呈棒状;触角基部互相远离;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兰紫色,前缘呈弧形凹入,两侧弧形有边缘。卵橙黄色,长椭圆形长2毫米。幼虫体长15-17毫米,头黑色,胸腹部白色略带黄色光泽。前胸背板具1对弧形黑斑,各节具成列黑斑,以体背两列黑斑大而明显,中、后胸两侧各具黑肉刺突1个,腹部各节两侧气门上、下线处亦各具1黑色疣状突起,但稍短平。尾端黑色,腹面具伪足状突起。蛹长约10毫米,金黄色。
发生规律
年发生2代。成虫干枯叶、泥土或石缝中过冬。产卵于叶片上,呈黄色并呈堆状;幼虫咀食嫩叶,仅残留叶脉。有群栖习性,在枝、叶上倒悬化蛹。为杨柳科植物重要害虫。   以成虫在落叶及草丛里或土中越冬。翌春杨、柳发芽时成虫开始出蛰,为害葡萄的新芽和幼叶,影响葡萄枝叶伸展。成虫白天活动,不善飞,喜爬行,具假死性,经取食开始交配产卵,卵多成块产在叶背或嫩枝叶柄处,每卵块40-120粒,每雌可产卵240-350粒,成虫寿命及产卵期长,可延至6月,卵期4-12天,5、6月进入产卵盛期,1-2龄幼虫群集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叶脉,呈纱网状,2龄后分散,3-4龄能食尽叶片,为害期长。幼虫老熟后在叶片或嫩枝上化蛹,1周后羽化为成虫。气温高于25℃时,新羽化成虫多潜伏在草丛等隐蔽处或松散的表土层越夏,秋季再现为害树叶,9月底10月初潜入枯枝落叶或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
(1)葡萄园附近不种杨、柳树,以减少对葡萄为害。   

(2)冬、春清除园内或树林内落叶、杂草,可杀灭部分越冬成虫。 

(3)化学防治:成虫和幼虫为害期喷洒国光必治(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国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500倍液进行防治。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