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地处以干旱著称、曾经“苦瘠甲天下”的陇中高原,经过20多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如今这里延绵不绝的山峦满目青黛,光秃秃的旱塬披上了“绿丝毯”。
尤其是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定西市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互促,山、水、林、田、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打造陇中百万亩生态产业示范区,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带领农民群众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致富路。
旱塬变绿塬
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有“天下富庶,无如陇右”的繁荣盛景。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成为全国最贫困、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之一,山大沟深、植被稀少、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999年,“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退耕还林政策率先在甘肃试点。定西是甘肃省退耕还林的重要地区。2000年,定西市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前一轮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封山育林任务共计352.98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定西市生态环境建设再一次借势提速。全市打造陇中百万亩生态产业示范区,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互促,山、水、林、田、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大力培育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探索出大户流转、绿化公司和林业合作组织承包以及“退耕农户出资、工程队实施”等多种工程实施方式,有效化解了分散农户造林困难多、质量低、成果巩固难、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难以适度规模经营等问题。林业部门严把规划落地、作业设计、苗木供给、整地栽植、抚育管护、检查验收“六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全市共投资13.36亿元,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87.35万亩。
目前,定西市林地面积达1027.97万亩,森林面积346.29万亩,森林覆盖率12.1%,境内草原面积1082.89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977.76万亩,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8.95万亩。
向林要效益
定西市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与脱贫攻坚、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工程紧密结合,优先向符合退耕还林范围的贫困户、生态移民户、异地搬迁户倾斜,让他们享受政策补助,增加收入,尽快脱贫。任务覆盖全市7县区119个乡镇1738个行政村17万退耕还林农户,实施面积24.9万亩,享受补助资金2.98亿元,52万人直接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万人。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定西市累计兴修农田道路和林用通道820公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有效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
农村陡坡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改变了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耕种习惯,农民群众可以在条件较好的土地资源上集中生产要素投入,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涌现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种苗及经济林果示范基地。果蔬、林药、养殖、种苗花卉、油用牡丹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增强了后劲。
全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培育富民产业,已建成以苹果、核桃、梨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8.97万亩。通渭县发展新一轮退耕还经济林基地3.9万亩,目前挂果(采花)面积为3.35万亩,年产量40万吨,产值1.29亿元。漳县新建经济林1.66万亩,其中核桃1.02万亩,花椒、沙棘等0.54万亩。着力打造了通渭陇川苹果、金银花,陇西通安驿镇核桃等一批上规模、高标准的经济林果示范基地,提高了退耕地产出。国土绿化进程明显加快,林草植被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持续增加,退化的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区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全市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促共赢。
退耕还林工程种苗造林和现金补助间接或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转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农民从贫瘠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多种经营,获得更多收入,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各种民间和社会资本也逐渐投向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把林当粮种,向林要效益”。通渭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将发展红色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围绕榜罗镇会议旧址,在平襄镇南北两山、常榜、通榜路沿线等主要交通干道创建了一批生态林精品工程,对发展红色旅游、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涛)
推荐阅读:
云南完成退耕还林调查摸底工作
重庆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上图入库
湖北组织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退耕还林验收培训
四川开展退耕还林摸底工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