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其中之一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八月的青海湖,被千亩的油菜花包围着,湛蓝和金黄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壮丽70年·奋斗新青海——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看青海”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青海湖是青海生态形象的一张名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从长远来看,青海湖的生态地位不言而喻。它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青海湖也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有大天鹅、斑头雁、黑颈鹤、玉带海雕等223种鸟类,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7%,每年有近10余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繁殖,还有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等多种野生动物和445种植物,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青海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确保青海湖生态环境绝对安全,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得到有效改善,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累计增加1.35万公顷;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累计增大21.33公顷;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累计减少3960公顷,保护区内保护功能性用地14年来保持不变。
作为青海省旅游的富矿区,青海湖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获得了“金山银山”。记者在前往青海湖的途中,目之所及环湖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旅游车辆就是最好的证明。
青海湖生态持续优良,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守好蓝天碧水净土的一个缩影。如今,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已成为近600万青海省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推荐阅读:
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经济学思想动力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甘肃平凉:争取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1481万元
建设美丽中国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