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省林草局获悉,自上世纪50年代起,甘肃就迈出了防沙治沙的步伐,治理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治理沙化土地500多万公顷。
据了解,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涉及10个市(州)37个县(市、区),分布于河西走廊、引黄灌溉区、黄土高原和甘南高原,沙区面积达39091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7.35%。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三西”建设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省坚持分类布局、分区施策,带片网结合、造封管结合,乔灌草结合,不断加大治沙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沙区有林地面积逐步扩大,林草植被资源量较快增加,显著提高了治沙效果,目前已在河西走廊建立了8.7万公顷的农田防护林带,保护耕地60万公顷,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态势,荒漠化和沙化趋势有所逆转,沙尘暴强度明显降低、次数明显减少,沙区环境显著改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边缘生态防护林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黑河和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东西居延海和青土湖重现生机,分别形成40平方公里水域和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湿地,民勤、敦煌等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推荐阅读:
青海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完成治理任务30.11万公顷
河南:河湖生态治理为百姓“营造”新公园
辽宁省三年治理沙化土地20.62万公顷
湖南人工造林85万亩治理石漠化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