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守护在防范国门生态安全第一线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日期:2019年06月11日 10:03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可见国人对兰花的喜爱古来有之。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兰花展,会吸引众多兰花喜爱者纷至沓来。

5月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飘香,争奇斗艳。5月11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辰山植物园,正在这里举办的月季展引来不少市民观赏。

“自2013年首次举办兰花展以来已举办了4届,展览规模、档次和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和城市名片。”辰山植物园副园长黄卫昌说,4届兰展中,辰山植物园从泰国、中国台湾、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引进兰花5万余株。

而植物引进离不开海关的监管与服务。通过检验检疫,众多疫情疫病风险被上海海关挡在了国门之外,有力防范了国门生态安全。

严密防范检疫风险

“植物引进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上海海关动植处副处长陈仲兵的一席话并非危言耸听。

陈仲兵说,从2013年至2018年共4届兰展进口过程中,海关在展品中共截获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真菌、线虫、杂草、昆虫等约40种(类)。其中,2018年截获的玻利维亚短体线虫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采取了有效处置。“这种短体线虫属(非中国种)主要危害植物根系,严重时引起根系腐烂,导致植物萎蔫甚至死亡,一旦传入我国并扩散,将造成巨大的生态危害,因此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为严密防范检疫风险,兰展启动前,海关检疫部门就拟制和印发了国际兰花展检疫监管工作方案,对职责分工和检疫监管方案进行细化。针对检疫备案、展览场地及设施设备考核、展品运输、现场查验、展期监管、展后处置等各个环节制定计划,力求对全流程进行严密监管,在保证通关速度的同时,有效防范检疫风险。

进入辰山植物园一处温室大棚前,记者被要求换上白色防护服,脚踩消毒垫进行消毒。“这是龟甲牡丹、布丰、由柏球、空气凤梨、景天科多肉……”黄卫昌指着大棚里摆放的记者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植物说,这些植物都是海关截获的濒危植物。

“这些植物为何不能随意带进来?”植物园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首先这些濒危动植物是国际上禁止贸易的,且在国外获取的渠道也可能是非法盗挖;其次,许多植物我国没有,进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疫病疫情、对我国生态会带来什么影响,无法掌控。

一直陪同记者采访的海关关员给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批机器设备从江苏南京进口,机器取走后,装机器的木质托盘被随便丢弃外面。而正是这个木质托盘存有活体松材线虫,松材线虫被称为松树的“癌症”。结果松材线虫在南京迅速扩散,导致整个中山陵的松树被毁掉。而在此后短短的十几年内,我国又相继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台湾、香港等省(区)等许多地区发生松材线虫疫情,并流行成灾。

“一些出境旅客不知道危害,有的人从国外偷偷将植物带进来在自家养植,一旦出现疫情疫病扩散,对国家生态环境便可造成威胁和破坏。”海关关员说,这样的事例不是个案。

“智检”提升防控能力

上海口岸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口岸之一,近年来在植物疫情截获成果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在国内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并为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性的警示通报提供依据。

陈仲兵介绍,仅近5年首次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就有十多种,并以此为基础发布警示通报近50个。

特别是关检融合以后,上海海关一方面通过多维宣传,提升国门生物安全的社会影响力,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减少植物疫情的传播;另一方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植物疫情防控能力,严格把关,确保国门生物安全。

在监管信息化领域,上海海关推进“智慧动植检”建设,先后承接了口岸截获植物疫情上报及预警系统、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系统、进境种苗检疫管理系统和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陈仲兵以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系统为例介绍说,目前这个系统已覆盖全国所有口岸和企业,共涉及企业用户2500多家,全面实现了粮食监管信息化、网络化。企业通过“粮食系统”办理调运手续从平均7天到10天缩短至1天到两天,原本流向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企业来回奔波四五个省份、花费半个多月办理的手续,现在通过系统网上审核仅需要几分钟。

如今,在每个从事动植检的海关关员手机上,都安装了“智慧动植检”App。

陈仲兵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了“智慧动植检”的功能。“如果现场关员查获疑似有害生物红火蚁,但还不能确定,就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查询确认。”陈仲兵一边说着一边在手机上点开“智慧动植检”App,进入“有害生物”栏目找到红火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一个红火蚁的清晰图片,红火蚁的拉丁学名、中文学名、类型、目、科等信息也一目了然。“现场关员基本可通过‘智慧动植检’App的信息快速判断可疑动植物情况。”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这个叫南方三棘果,棕色带着尖,草籽有很坚硬的壳和尖,如果牲畜吃了就可能被刺破胃。”5月13日,记者在上海西郊国际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见到了专门研究杂草的上海海关植物检疫专家印丽萍。她一边操作着显微镜,一边指着电脑上的图像向记者讲解着杂草的危害。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海陆空口岸和进出境邮寄等国门通道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高危区域’,‘海淘’消费成为一种新型时尚,大量未经检验检疫准入的外来生物频频闯关,严重威胁国门生态安全。因外来有害生物,国家每年导致的损失可达2000亿元,相当于每年损失了一个三峡工程。”对有害生物的危害、动植检工作的重要性,从业30年的印丽萍体会颇深。

1981年的夏天,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印丽萍随手在志愿表的第二行补填了“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几个字。没想到,却真的被这所学校录取。印丽萍多少有些遗憾,一个自幼生长在农村的姑娘,考到了城市却又学了农学专业。不过,她很快爱上了这一专业。

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硕士毕业后,印丽萍如愿进入原上海动植物检疫局,开始杂草检疫工作。“野外遍地可见的杂草象征着生机,但有时也隐藏着危险。当有毒有害的杂草或其种子混杂在进口产品中闯入国门,其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

印丽萍将植物检疫称为“隐形的战线”。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和的植物世界里,她通过显微镜,透过杂草的细枝末节发现一个个潜在的危险。

2008年,我国口岸检验检疫部门陆续在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中截获有毒杂草曼陀罗种子,并向对方发出警示通告。然而,阿根廷方却对此结果提出抗议,坚称截获的种并不是曼陀罗种。在僵持不下的谈判阶段,印丽萍受命“挂帅出征”。她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资料,深入研究曼陀罗属的命名、分类、分布、危害特性等,经过与国外标本库资料的反复研究比对,判断该种是曼陀罗属的另外一个种——粗刺曼陀罗。印丽萍以翔实客观的数据、实例,证明了出口中国的阿根廷大豆中完全存在有毒杂草曼陀罗的风险,最终赢得了谈判桌上交锋的胜利。

2016年,印丽萍植物检疫创新工作室成立,这是一支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团队。印丽萍把这些年轻的人才推向前台,并把她的经验和体会无私地分享给他们。这些年,工作室参与了中加进境油菜籽谈判,并多次在进境动植物中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用技术和数据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多名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行家里手。

这些年中,凭借在国际粮农组织的出色表现,印丽萍已经为我国争取到数次国际制标的机会,并在多次国际农业贸易纠纷中,彰显了中国话语权。

如今,印丽萍又接受了新任务,来到刚筹建的上海局食品中心西郊国际分中心的实验室,开始与专业技术团队一起在食品领域探索全新的检验模式。

2018年11月,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品贸易参展商。进博会期间,中心全员24小时待命,在保证时效的同时,严把进博会食品质量关,从检测样品中发现问题样品两件,分别查出霉菌、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超标。

推荐阅读:

生态农业,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陕西生态扶贫惠及144.7万贫困人口

江苏高淳:以生态系统思维实践“两山理论”

从“奢侈品”到“必需品”——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三个转变”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相关内容
·专家呼吁:在保护中挖掘利用中国野生水生植物2023-01-09
·青海湖2022年投入2.2亿元用于生态治理2022-12-29
·中国科学院: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2022-12-29
·让艺术生走近乡土生态景观 专家学者线上讲座成功举办2022-12-06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发展2022-10-27
·天津市划定“三区三线”保护耕地农田和生态2022-10-27
·《耐寒睡莲种植养护技术规程》发布实施2022-08-26
·广西研究部署深化生态护林员管理常态化监督重要举措2022-08-12
·北京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怀柔区监测站完成区级验收2022-08-11
·黑龙江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已完成总任务量的83.12%2022-08-10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