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主办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国际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在全教授主持,副院长宇文利教授致辞。
此次参会的中外学者代表包括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法国巴黎第十大学(Uni.de Paris X-Nanterre)教授雅克·比岱(Jacques Bidet)、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Uni.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教授大卫·M·科兹(David M.Kotz)、柏林工程应用科学大学(Uni. of Applied Sciences Berlin)教授Claus Thomasberger。
与会学者围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古典社会主义未来想象”“社会主义的绿色转型:前景与挑战”三大主题展开讨论。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理念最早并不是由共产党提出的,而是西方的绿党。但是在当下的21世纪,随着中国生态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包括西方世界在内的人们的眼光都开始聚焦中国,寄希望于中国能够创建出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实现人与人的和谐,逐步走向为人类真实需要而进行生产,并滋生出人类新的存在方式。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具有巨大优势,我们应该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希望、对人类现代文明充满希望。
推荐阅读:
推动金华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云南昆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实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