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6日消息:3月5日,记者从2019年全市文化旅游暨广播电视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交响丝路、如意甘肃,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发展主题和“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城市宣传营销,树立“千里之游、始于兰州”品牌形象,增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挖掘资源优势打好“七张牌”
我市将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打好“七张牌”(“黄河牌”、“避暑牌”、“文化牌”、“乡村牌”、“美食牌”、“游乐牌”、“红色牌”)。“黄河牌”就是加快建设黄河楼旅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深度开发黄河沿岸旅游资源,打造夜游黄河风光带,塑造黄河旅游品牌,展示“黄河之都”的独特魅力;“避暑牌”就是融合“大生态”“大农业”“大康养”“大休闲”等内容,发展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商务会展于一体的新业态;“文化牌”就是用好用活我市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享受兰州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乡村牌”就是积极推动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示范乡镇、旅游专业村;“美食牌”就是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名吃、名菜、名果、名品、名店,重点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餐饮一条街、黄河风情风味小吃夜市;“游乐牌”就是对老的一些游乐场所进行策划和开发,打造出新的“玩点”,对“新的”提升业态档次,开发一批互动体验性强的项目。“红色牌”就是开发精品线路,把“红色旅游胜地”名片打出去。
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讲好兰州故事
我市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全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升改造,启动新鸥鹏国际文化区项目,加快实施市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八办”纪念馆灯光亮化改造工程,提升“八办”展览展示品位。加快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努力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演出活动,推动文化发展成果实现普惠共享,支持具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戏曲、戏剧、文艺创作等走出去。做好优秀广播影视节目的评优创优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兰州篇章。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相“融”
我市将坚持以“宣传新思想、记录新时代”为首要职责,,聚焦“公益、文化、原创”,深入推进创新创优,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力作。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惠民工程,健全长效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实现提质增效,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积极推进新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真正实现一体发展、快速发展、融合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发展
我市将着力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发展,组织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完成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工作。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大对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基地、44个非遗传习所的扶持和建设,积极开展各类非遗保护项目展演活动。
扩大合作交流提升兰州美誉度
今年,我市将聚力办好宣传交流推介活动,办好国际鼓文化艺术周、黄河文化旅游节、秦腔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提升兰州历史文化名城和丝路重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在法国巴黎、俄罗斯奔萨等城市设立兰州文化旅游推广联络处,组织我市专业院团赴外巡演。综合运用国内外知名网络、电商平台等新媒体,开展体验式网络营销。加大高铁媒体和新媒体广告投放力度,深度参与深圳文博会、敦煌文博会、厦门文博会等展会活动。
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水平
我市充分做足“有看头、有吃头、有玩头”的文章,让游客愿意舍得花钱、乐意花钱、能花出钱,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努力营造让游客安心、放心、开心、舒心的旅游环境。同时,进一步细化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线路和内容,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全力提高产品的供给能力水平。
构建诚信和谐文化旅游市场
我市将大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着力构建平安、诚信、和谐的文化旅游市场。同时,不断加强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力度。开展最美游客、最美导游等评选活动,开展星级宾馆岗位技能大赛等赛事活动。
推荐阅读:
南京驴妈妈等16家旅行社被文旅部取消经营出境游业务
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镇评选办法公布
中国旅游研究院:新增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新职责
山东文旅融合新发展 积极谋划传统文化传承
(来源:兰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