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31日消息:把酒“种”在竹子里,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口感?在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地贵州,一对“90后”苗族姐弟奇思妙想在竹子里“种酒”,把家乡的美酒、竹林与致富创业“甜美”地联系了起来。姐弟俩不仅摸索出了一本自己的“生态致富经”,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收益。
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处的赤水市宝源乡回龙村是一个遍地翠竹的美丽山村,“90后”苗族姐弟杨贵妃和杨建国从小就在这里生活。
8年前,杨贵妃姐弟俩随父母到沿海务工,工作比较辛苦。后来,姐弟俩陆续回到贵州老家,姐姐做起了白酒销售,而弟弟则从事塔吊安装。
2015年10月,突发奇想的杨建国打电话给姐姐说,自己有了让家乡竹林能卖两次钱的生意——竹子里“种酒”。如果成功了,就能从青山绿水中找到新的谋生方式。向一些业内人士请教后,杨贵妃觉得弟弟的想法可行,于是支持他“种酒”试验。
为了帮助弟弟创业,杨贵妃用自己积攒的10万元私房钱买了2000斤白酒。初出茅庐的杨建国,一口气把酒全部“种”在了自家竹林。没想到,半个月后,因为灌酒过多,竹林大片“醉死”,白酒也变质,教训惨痛。
后来,杨贵妃辞掉了白酒销售工作,一门心思和弟弟扑在“种酒”上。在朋友的建议下,姐弟俩还决定把贵州当地的酱香型白酒“种”入竹内,重新试验。
“‘种酒’要选1至4年树龄、竹节直径宽达7至9厘米的成年楠竹,每棵竹子间隔选三节、‘种’三斤白酒适宜;酒在竹节里放四五个月后取出,这样产出的酒色泽明亮、口感柔和。”几经摸索后,两姐弟终于找到了“种酒”的窍门。
试验成功后,杨贵妃邀人合伙入股30万,两姐弟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30万元,把自家约20亩竹林地用来“种酒”。此外,他们还以每亩竹林约400元的价格从全村流转了1000多亩竹林。
村民杨国福去年把20亩竹林流转给了杨贵妃家。“每棵楠竹卖8元,加上务工费补贴,一亩地能多赚900多元,收入提高了近一半。今年楠竹价格上涨,每棵能卖10元左右,剩下的竹笋还能拿去市场上卖。”他说。
为了壮大市场,杨贵妃姐弟俩计划筹建自己的工厂,准备租下更多的竹林地用来“种酒”。“目前,我们已经设计出自己的品牌,今年销售有望突破5000斤,产值达到60多万元。”杨贵妃说。
在贵州赤水,竹子正成为当地人脱贫增收的“法宝”。“从小在竹林里长大,希望借着发展酒业,让竹林有更大收益,也带着更多家乡人一起致富。”杨贵妃说。
推荐阅读:
森林城市如何建设?竹子可发挥意想不到作用
成都规划在全市绿化增大竹子使用比例
一根竹子撑起一个产业 湖南益阳竹业产值达115亿元
世界竹子大会将于2020年在云南举办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