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8日消息:2017年第七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玉宁发表主题演讲《城市双修辩证》。
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玉宁演讲
大会现场
成玉宁:刚刚宋部长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4句话32个字,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到人居环境学科领域的相关指示和发展的策略阐述得非常的清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就是城市“双修”辩证,为什么用辩证二字,城市双修的内涵很丰富,我是这么认识城市双修问题的。
其实城市双修聚焦两态,生态和形态。我们如何来妥善的处理生态与形态的关系,我觉得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城市是一个综合体,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认知渠道和不同的认知方法,也有我们各自解决问题的重点和策略,但是把双休隔在一块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其实会有一个需要我们从顶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实践能够把这个工作再从思想上、方法上、策略上做一个梳理。大家都知道20世纪的中国,尤其是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即将提出的生态城市,这么一个发展的逻辑,其实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诉求。城市双修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未来中国城乡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我想跟大家报告的大概有五个方面,一是双修的释义,第二就是建筑环境的特征,不能忽略城市本身的问题,城市不是若干个单体建筑结合而成的,城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人工的系统,我们来认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第三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的发展逻辑。第四关于双修的辩证,如何在前面这样几个认知的基础上。第五,关于双修或者叫两态的智慧。
双修释义其实谈到生态修复,生态也有修补,形态也有修复也有修补。我们说双修之间和两态之间都有交集有交互,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关于双修理念的提出,最早2013年11月份,最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当中提出,生态修复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这是官方文件最早的报道,张高丽副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逐渐完善和提出要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的顶层,我们国家领导人对双修的问题提得更加具体,一步一步更加清晰,让我们更清晰的知道中国城乡持续发展需要走怎样的路。所以从第一批最早的到双修试点城市,双修涵盖中国的大江南北,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阶段,城市不仅单纯是要扩大,要迅速的找到,还要把既有的城市做大做强,做到消除城市的病。
城市双修很简单,一个前提工作基础就是要调查研究,就是要规划引导,就是要计划实施,刚才部长说了设计的引领,其实设计很重要,当然这个设计是一个大设计,包括前期的研究、规划评价在内。统筹制定城市双修的实施计划。
双修的目标首先是生态的修复,山体水淋的修复,废弃地的利用,完善修复,保护文化历史遗存都是属于修复的内容,既有生态的问题也有形态的问题,城市修补也一样,还有一个智能的修补。所以住建部关于远期有一个要求,2017年我们要做什么,2020年我们要做什么,2030年全国的城市双休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城市向内涵集约发展方式的转变,建成一批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城市。我们今天还没有把这个城市明确的作为我们各级政府的抓手,但是我看到的实际上已经有了这样的提法。 所以城市双修必须科学的加以认知,也是解决两态问题。所以我们说城市的形态,城市的生态是一个有机体,不是单一的。
城市的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个单体的建筑加上路网,加上城市的功能加上文化,实际上包含了自然本地在内,园林城市40%以上的土地具有自然的属性,也就是如何把自然融合在一起,共同的构成我们的生命共同体。建成环境,通常是小到中落,大到城市群,看一下建成环境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特征。
建成环境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包括了其他生物种生存和延续在内的生态系统,不止是满足人的需求,还满足其他生命的共同存在。建成环境具有大尺度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在这个地球上95%的土地依旧有自然的规律,当人类把自己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组成部分的时候,可能我们要把行为纳入大的系统当中加以认知。相对于大尺度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小尺度的建成环境,就包括城市在内具有系统不稳定性。建成环境两种自然生态系统的叠加,场地固然的生态系统和人为的生态系统,这两种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今天的城市。
人为主题的景观生态单元,系统的不稳定性,是一个耗散结构,研究城市不容易,研究城市的生态学非常难,城市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的能量的供给,废弃物的排放一切是在人的干预下,不是简单自己自主生态性的结构,是耗散结构。具有高度的开放型,景观具有异质性。
建成环境的形态特征是什么,是由若干个复杂的满足人类诉求在内的,复杂的空间形态系统。所以空间布局方式,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形状边界包括城市文化符号都是再一个空间当中展开,所以它的形态及其的复杂。建成环境的形态特征,板块具有规则性、联系性,分工有序。各种边界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视域空间具有整体性、渗透性强。道路方向性与连续性强,现状廊道多,袋状廊道少,网络数量多,人类活动强度。城市的建成环境从生态到形态都不同于我们讲的自然的状态,自然本身是和谐有序。
第三,看看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从事风景园林工作的,其实城市双休风景园林师义不容辞,我们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从生态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实际上我们理解是内容完全不同的变化。园林城市是一定的预定量作为评价指标,而且还要功能结构合理,景观优美,优美的形态实际上还处于我们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园林城市则不同,要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要突出城市的生态概念和城市的建筑模式,不是单体建筑,也不是一栋建筑的更新持续发展,而是把城市作为系统来加以发展。园林城市强调的是园林绿化的一个美化过程,针对的是形态问题。所以生态园林城市超越了形态美化之外,提倡必须符合生态学的规律,符合人居环境和建成环境的生态特征,这是一个阶段。把两者联系起来,再看到生态园林城市为的是什么呢,是提出要在更高阶段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是将自然和人为的系统融入在一起,通过人的方式来模拟自然的高效集约,构成新的城市系统,把它称之为生态城市。
中国的园林城市大家知道很多园林城市,在座许多同志你们所工作生活的城市都是园林城市,临安是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城中。一核,两带,五区,多廊道,还是谈的空间问题,绿地覆盖率33%—40%不等。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第一批有江苏的徐州、苏州、昆山、广东珠海等等。苏州就提倡绿化惠民,叫满城皆园,生态发展提升品位,循环开展开拓新路,所有这一切已经与园林城市有所不同。珠海提出人在园中,城在林中,花团锦簇,提出来三型社会的追求,绿色升级助力生态文明示范,珠海的指标超越了对形态的追求,构建一个适合人居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新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江苏的徐州提出两带、两片、多廊、多区的绿地结构,也希望通过构建大的山水格局将城市外部的自然因素跟城市内在的空间生态体系融在一起,从生态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也有不同,抽取两个最基本的差异向各位做一个报告。
一个就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既有城市的自然资源,生命过程和生态体系,包括继续演化的进程。这跟我们传统理解园林城市有所不同,保留自然这些存在的状态包括未来发展的趋势。第二就是构建人为营造的系统与自然系统共同作用,形成良性发展的系统,这和过去不一样,过往发展的格局改变自然的格局,然后在人化的空间当中再去找公园找绿地。今天谈生态城市可能跟传统的规划不一样,保护自然格局本体的基础上适度的干预巧妙的加以利用。所以生态城市除了自然属性以外还包括60%自然人工建成环境,把这些建成环境在模拟自然的生命过程加以营造。这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马来西亚布城,这个城市是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自如的一个城市。德国的埃尔兰根也是一个生态城,在建设当中明确进一步发展自然边界,保护并利用自然是最基本的特征,保全了森林河谷和其他的重要的森林区域,占据城市总面积的40%,不是改造是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是基于评价。我想这是世界上已经很多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平等地对待生态权衡城市发展方向。澳大利亚的哈利法克斯,最突出的特点水治理方面,鱼水跟中水很好的结合使用。
再看看我们城市双修,所以生态与形态的辩证,修复与修补的辩证。我们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研究目的,找到形态和生态之间内在的关联,只说形态忽略生态不行,只谈生态忽略形态也不行,刚刚宋部长用生态健全形态优美来表述两态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是一个辩证统一,是一个表象和内在的关系。所以从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上看,其实这两态之间都有很好的关联。生态和谐形态就一定会优美,反之不一定成立,形态优美的东西未必生态和谐。有生态支撑的形成良性循环的,这是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当生态系统是健全,这个城市本身就具有自我更新和修复的能力,城市双修不应只关注形态,也不应只从形态入手解决生态问题,而应当从本体出发,两态同修。
城市双修的前提,刚刚也反复讲了,要把城市的问真正从本质上找到本体问题。所以我们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案例,都在表明一点,城市双修与形态的修复,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水电气交通等等在内,是一座城市的持续存在并焕发活力最内在的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基础有待于修复完善,我们要构建一个大的系统,过去做形态的人都知道土地关系,传统的规划,规划完城市留出来的绿地去填充,今天反过来构建一个自然的本体,让建筑插在绿中,插在自然体系当中,这可能是不同的策略,这个逆向可能要改变许多传统的思维。当然我们修复与修补过往当中的缺失。海绵城市实际上是城市对水环境的修补术,城市不仅漏还旱,建筑物道路广场到了夏天都是硬化了,不能承接雨水,所以导致城市缺水,会产生洪涝灾害,所以中国人强调要推动海绵城市的实践。海绵城市本身也是要强调海绵系统、绿色系统、灰色系统互补互存,发达的下水系统未必是一条好的出路,过份的夸大海绵城市的排水功能也是不妥贴的,所以也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所以城市双修最终的两态背后是反映着我们人对人居环境的认知和智慧。系统的引导城市双修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结构均衡、动态稳定,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原则。城市双修里面一方面把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的周边要修复好。第二就是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和功能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城市低维护甚至免维护,低投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有序发展。所以生态保护与利用实际上是以尊重生态和自然的形态为前提,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形态,包括自然的过程,可能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城市双休问题的一个前提。所以保护利用自然的现状,将人为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是我们今天研究城市双修的一条,因为双修推动以来,全国各地有修下水道的,有修路面的,有给建筑空调集中排水的,我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城市双修的本质所在。所以因天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度的人工干预可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过份强调投入,过份强调投入形态的美化可能不可持续。
以南京为例,南京的富州山,城市的发展被切割,变成一个一个的孤岛,生态圈上称为踏石现象。我们今天的修复要把这样具有生态机能的城市板块自然的本体联系起来,沟通起来,这样的联系首先是生态本体其次才是形态,如果我们只关注形态,并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城市的生态修复修补问题。
所以依托生态城市来修补城市格局,构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要远大于对于形态的关注,我觉得今天中国城市发展到今天,要用我们持续的发展和高速增长的经济相匹配,我们更多的要关注实实在在城市缺失的部分,关注城市最基本的机能,当然形态问题也很重要。所以我的理解,系统的研究要大于板块的研究,大于单一建筑体系的研究。所以我们说遵从自然构成,修补完善基础设施要相结合的系统,应当是我们今后中国城市环境持续发展过程当中值得大家深思,值得大家研究,并深入推进的工作。
因天因地制宜,分析场所的敏感性适宜性,来推动所谓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规划和设计,依托科学依托定量的技术而不是定性,定性的描述很容易,当我们能够定量了,说明人居环境学科真的是进步了,今天人居环境杂志出版,我想它的背后一定是要引领推动带动人居环境科学的进步,有科学做支撑我们就不愁我们无法进行科学的设计,我想这一次艾景奖给我这个奖大约就是鼓励我继续坚持定量的研究,这个工作东南大学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我们把定量技术用在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包括绩效评价,我们拿数据说话,一切都是利用数据的。
前面是我对本次大会做的简单的报告,在这个领域我们也做了许许多多的实践,所以双修领域也有一些实践。刚刚只是应大会的报告的要求,我在回到两态的顶层再做了一些梳理,再做一些思考,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执政,谢谢!
本稿为大会速记稿,难免错漏之处,敬请谅解。
推荐阅读:
【艾景奖现场】宋春华:有序修补、有机更新、促进老城区可持续发展
【艾景奖现场】艾景奖颁奖仪式及《世界人居》杂志创刊仪式
【艾景奖现场】《世界人居》杂志主编刘滨谊发表演讲
【艾景奖现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艾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唐学山致辞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