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8日消息:到2020年,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开发建设有机融合,苏州将探索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强化水安全、弘扬水文化的协同模式,建成平原河网城市“城水共生”的典范。昨天,由苏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这在省内尚属首家。
《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面积602平方公里。规划重点包括保护大海绵格局,完善城市蓝绿空间,全面提升城市水文化、水景观、水环境等。
规划明确,苏州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远期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规划划定了海绵城市的集中建设区,该区域位于姑苏区北部,东起元和塘、平门塘、江月路,西至沪宁城际铁路,北自沪宁高速公路、虎丘湿地公园北边界、黄花泾,南到沪宁城际铁路,规划总用地面积26.45平方公里。2016-2018年,苏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有53个,主要位于集中建设区,涉及城市建设中的道路广场、建筑小区、水系河道整治、绿地公园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前两天,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东南大学-蒙纳什大学海绵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对《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进行了评审, 认为此次规划成果规范,内容全面,技术路线科学合理,成果总体符合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据悉,目前苏州已初步形成海绵城市基底。结合城市特点,通过采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湿地、建筑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多种方式,苏州已建成一系列“渗、滞、蓄、净、用、排”等不同类型的低影响开发项目。其中,位于苏州太湖之滨的园博园集成运用多种海绵技术,已建成苏州首个大型“海绵公园”。
推荐阅读:
重庆悦来新城打造“海绵城市”成效初显
安徽打造“海绵城市”2020年以后有望“不看海”
暴雨围城后有惊无险 海绵城市点亮北京答卷
厦门综合管廊首次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
(来源: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