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6日消息:对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湖北十堰,“山”是造林绿化的主战场,更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地处国家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十堰域内80余万贫困人口亟待摘帽。
名优新特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养殖……“创森”让十堰林业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市“一主四大”产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十堰,山越来越绿,青山之上所蕴藏的财富也越来越多。2015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10亿元。
种植,以基地为主
在丹江口,有个远近闻名的“辛代表核桃基地”。5月上旬,700多亩核桃树上挂满了果子,再过不到4个月,就能压弯枝头果熟蒂落。基地的主人、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辛喜玉看着长势良好的核桃满脸笑容:“按照今年的形势,收获5万公斤核桃都像闹着玩一样。”
这个基地曾是一片荒山。上世纪90年代,在国家“谁开发谁利用”的政策下,辛喜玉拿出多年积蓄将这片荒山承包下来,开始种植核桃。辛喜玉说:“树是‘哑巴儿子’,种下去年年都能赚钱。种核桃不仅能挣钱,还能让荒了的山绿回来。”
就这样,辛喜玉在荒山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荒山绿了,满山的“哑巴儿子”也为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去年,她的核桃基地亩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看到了种植核桃的收益,周边村镇的农民纷纷到辛喜玉的基地上取经。在她的带动下,周边两个村已有200多户栽植核桃,总面积超过1000亩。
核桃是十堰市主要经济树种。近年来,全市坚持以林业大户和企业建立种植基地为主、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2013年起年新建核桃基地10万亩,改造核桃老园8万亩。目前,全市核桃栽植总面积已达121万亩。
除了核桃,其他经济树种基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以来,十堰年新增茶叶基地5万亩以上,新增苗木基地1.7万亩。全市各类林业产业基地突破450万亩。
旅游,生态是热点
距离十堰市区车程仅20分钟的郧阳区茶庄镇,有一个“很像农村的农村”。在这里,春季山花烂漫、夏秋果香阵阵、冬季银装素裹,是市民假期出游的绝佳去处。
这里是樱桃沟村。2010年,村委会紧抓湖北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开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大面积种植樱桃,并兼有桃子、杏、草莓等水果。目前,全村已发展水果基地2300余亩,其中樱桃1200余亩4万多株。村委会按照一品一种的原则修建了多个水果采摘园,为市民提供近在身边的生态休闲场所。
“创森”启动以来,村委会投入几千万元翻修了道路,开展了河道治理,修建了旅游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全村按照秦楚民俗风格将村民的房屋进行翻修,打造外观风格统一的自然村落。村党支部书记赵中平说:“我们就是要把农村打造的更像农村,既有自然村落的样貌,又有现代化的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樱桃沟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目前,樱桃沟村已发展农家乐58家,一次可接待游客5000余人,满足200余人的住宿需求。2014年,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30余亩的樱桃小镇,打造秦楚民俗文化体验地。
去年,樱桃沟村共接待各地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日接待游客数最多时超过7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其中生态旅游收入超过60%。
2013年以来,十堰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点,紧密结合资源优势,建成大西沟、茅塔、汉江绿谷、武当花谷、楠木寨等生态景区10个,累计获批省级以上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2015年,全市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
要绿起来更要富起来,在十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二者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其带来的长久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显现。
推荐阅读:
河南:一老党员荒山种树五十年
重庆:老党员11年为小区种下5千株绿化树
黑龙江党员挥锹植树 为家园添新绿
辽宁:老党员绿地上栽出“中国梦”
(来源: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