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各地空气重污染预警陆续解除 专家:管控效果超预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日期:2017年11月07日 04:04

中国园林网11月7日消息:11月6日,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各地正在分批解除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截至当日,环保部派出的28个督查组和102个巡查组共检查企业1085家,发现未落实应急预案的企业仅32家,执行率高达97%。专家表示,此次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各地严格落实减排措施,效果超过预期。

11月3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部分城市陆续发布了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从4日零时起启动了II级应急响应。预警发出后,环保部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各项减排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

与此同时,环保部派驻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开展工作的各强化督查和巡查组,重点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针对此次污染过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采取了区域应急联动,强制性应急减排措施包括钢铁、水泥、铸造、家具、矿山开采等行业的停限产,国Ⅲ及以下的机动车限行,重点企业错峰运输,以及施工和交通扬尘管控等。

此外,今年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业的数量,基本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区域管控企业数量从去年的近1万家增加到今年的5万家左右。

截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为良-轻度污染,除少数对某些污染物特别容易过敏的人群外,其他人群尚可以正常进行室外活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表示,正是因为如此好的落实情况,使得本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降低了很多,污染浓度峰值比预测的低,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柴发合认为,初步分析,“2+26”城市在采取橙色预警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在20%左右,有效抑制了此次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的快速上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指出,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积前就把排放强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气应急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提前1-2天采取应急减排措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PM2.5峰值浓度,推迟重污染发生的时间。

推荐阅读:

北京近几日空气污染仍将持续

环保部承认中国空气污染严重 治理需用1.75万亿元

国际报告称空气污染令中国人均折寿25个月

北京:建通风走廊“透气”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内容
·方红卫调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治水乡村建设工作2021-11-19
·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1-11-12
·嘉兴经开区召开北部区域生态环保工作座谈会2021-11-12
·奏“生态优先”之曲 绘“生态高地”之色2021-10-25
·莲都城建,先过“树评”关2021-10-14
·降碳减排在行动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2021-01-15
·韩正:把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位置2020-10-14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40件信访件已交办2020-09-22
·推动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着力2020-05-27
·可可西里连续10年实现盗猎案件“零发生”2020-03-04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