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东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鼓励屋顶绿化等技术措施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直建 日期:2017年03月13日 09:02

中国园林网3月13日消息:记者昨日获悉,东莞市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东莞将逐步推进全市内涝整治工程建设,同时鼓励新建小区和公共建筑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技术措施,实现对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

逐步推进内涝整治工程建设

《意见》明确,自今年起,以流域为基本技术单元,东莞将开展全市各流域分区的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用于统筹全市各流域的排水(雨水)防涝工作。完善城市排水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城市排水许可。逐步推进全市内涝整治工程建设,分期分批对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严重不足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率先完成新基河、新开河、下桥河等市区重要排水河道的综合整治。在相关新建项目中推行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全面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有效削减雨水地表径流。

同时,《意见》鼓励新建小区和公共建筑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技术措施,实现对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既有建筑与小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屋顶、周边绿地以及景观水体等实施低影响开发改造。在小区非机动车道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结合小区绿化和景观水体,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和蓄水池,雨时发挥调蓄、旱时发挥绿化灌溉功能。

将推进多个试点建设工作

新建道路应结合红线内、外绿地空间、道路纵坡及标准断面、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布局等,优先采用植草沟排水。已建道路可通过路缘石改造、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他非重型车辆通过路段,可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道路红线外绿地空间规模较大时,可结合周边地块条件设置雨水湿地、雨水塘等雨水滞蓄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部分周边地块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总量和污染负荷。

记者了解到,市相关部门将通过重点推进黄沙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松山湖(生态园)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常平镇新城中心区、谢岗镇银瓶湖生态体验园和银山科技园湿地休闲区的建设,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举措、技术手段、管理政策、融资模式等实践经验,用以指导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极具东莞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推荐阅读:

两会期间海绵城市引关注 万亿热潮下仍存痛脚

金华二七将“蝶变”  已纳入绿色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四川县以上城市 年内须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南宁:让绿城“呼吸”更健康 多个公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内容
·昆明百园建设为美丽春城添新彩2022-09-06
·第六届中原园林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绿林公社六周年庆典重磅开启!2022-08-04
·深圳福田:立体绿化最高补贴30万元2022-08-02
·立体绿化为幸福广州添彩2020-10-23
·海绵城市人工湿地2020-06-09
·山东省筹资5.58亿元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052平方公里2019-08-13
·深圳福田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9-08-13
·加速建设海绵城市提升城市品质2019-06-21
·潍坊建设海绵城市 促进水生态和谐自然2019-06-20
·深规院: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设计与实施2019-06-20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