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适用房小区

游客服务中心效果图
中国园林网10月22日消息: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核心景区所在地,大足区宝顶镇的城镇化建设注定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综合利用好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宝顶镇以生态为基础、以石刻文化为主题、以旅游业为支柱、以景区提档升级为契机,着力实现“生态美镇、旅游强镇、文化兴镇”。
打造旅游精品
带动镇域发展
大足石刻景区变样了!国庆长假,我市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游人如织。清幽空灵的礼佛甬道、古朴典雅的南北宋街等,让游客们惊喜不已。“这样的景区,够得上世界级的范儿了!”带着几名外地朋友一路参观,“东道主”蔡亮很是得意。
坐拥石刻这一独有资源,宝顶镇历来是大足乃至全市的旅游胜地。如何用好用活这一优势?宝顶镇将旅游发展作为中心工作,通过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带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是我们确定的旅游形象提升年,其核心便是推进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的提档升级。”宝顶镇负责人说。今年初以来,宝顶镇配合完成了宝顶圣寿寺的保护修缮和千手观音本体修复,同时,对景区环线公路以及城宝路沿线环境进行了风貌治理,“大景区、大旅游”环线基本形成。
而在配合这些工程的征地拆迁问题上,宝顶镇党委、政府更是不遗余力。以金桂园为例,仅是为这一户业主,宝顶镇党委书记、镇长就带队造访了数十次。
据介绍,此次景区拓展升级共涉及征地面积1000余亩,涉及拆迁户370多户。目前,除国有土地上的部分业主外,其余的拆迁户已全部完成协议签订。
推进村镇建设
重塑人居环境
除了景区升级,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宝顶镇还以打造生态旅游强镇为目标,重塑城镇人居环境。
东岳村三社,一栋栋灰白相间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这是宝顶镇为安置因大足石刻景区扩展被征地拆迁的村民量身打造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今年内,418户村民就可以告别曾经的破败老屋,搬进宽敞亮堂的新居。“既为景区建设做了贡献,又收获了新生活。”在村民们看来,大足石刻景区的提档升级,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将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景区提档升级相结合,是宝顶镇推进村镇建设的“创意之举”。在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小区旁,便是在全市都小有名气的“荷塘月色”农民新村,其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年底竣工后,可再实现112户村民入住。
“将独特的历史、文脉延续在村镇建设中,使整个宝顶成为景区的有力烘托。”宝顶镇负责人表示,宝顶镇的城镇化建设,因此有内涵,显厚重。
比如宝顶镇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的农民新村建设;比如沿化龙河右岸建设滨河湿地公园;比如景观与服务兼具的公共服务中心,还有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医疗、文教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村镇建设的纵深推进,既改善了群众生活,又提升了宝顶形象,更成为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有力助推。
推荐阅读:
国家文物局出台政策规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应成为“中国梦”的名片【评论】
第八个世界文化遗产日:谁来拯救徽派建筑
活态的大运河明年角逐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