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 资讯 | 商人 | 设计 | 园艺 | 景观 | 商 | 供应库 | 求购库 | 产品库 | 黄页 | 其 | 园林论坛 | 植物库 | 图书 | 搜索 | 传媒 | 建站 | ||
讯 | 工程 | 古建 | 资材 | 会展 | 植保 | 务 | 招投标 | 网交会 | 产品报价 | 人才 | 它 | 园林通典 | 服务指南 | 论文 | 法规 | 调查 | RSS |

病虫害资料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山茶炭疽病是庭园及盆栽山茶上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该病分布很广,美、英、日本等国均有报道。我国四川、江苏、湖南、云南、广州、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发生,其中福州、昆明等市该病发生严重。炭疽病常引起早落叶、落蕾、落发、落果和枝条的回枯,削弱树势,减少切花产量。
症状
该病发生普遍,是山茶的重要病害。病重时叶片上病斑累累,降低商品价值。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缘或叶尖部着生褐色斑,扩展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浅褐色,斑缘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粒,近斑缘有轮状皱缩线纹。枝条发病:在叶柄基部及分枝处有凹陷溃病斑,绕枝一周后其上枝叶枯萎。
病原
山茶炭疽菌有无性态及有性态之分。有性态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ia (Ston.) Spauld et Schtenk.],比较少见。无性态为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直径150-300μm;刚毛黑色,有1-3个分隔,30-72μm×4-5.5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单细胞,无色,10-20μm×4-5.5μm。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4℃(20-32℃),最适PH值为5.6-6.2;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7-29℃。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枯枝落叶内,在叶芽、花芽鳞片基部、溃疡斑等处越冬,病原菌无性态在侵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病有潜伏侵染的现象。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但在自然界,病原菌可以从春季落叶的叶痕侵入,或从叶背茸毛处侵入。潜育期10-20天,从卷叶虫咬食的伤口侵入潜育期短,只有3-5天。据广州报道,山茶炭疽病5月份开始发病,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南京的报道和广州相似,5-11月份均可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炭疽菌的发生。高温烈日后遇上暴雨,常引起病害的爆发。土壤贫瘠、粘重容易发病。施用氮、磷、钾的比例不当、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均能加重炭疽病的发生。枝干上的病斑愈合后,如山茶生长在不良的条件下时,病害仍可复发。山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有差异。据国外报道,日本山茶、茶梅、南山茶等品种容易感病。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
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栽培技术防病:科学的肥水管理;倒盆时土内施入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上午浇水,一次浇透,盆土不干不湿;栽培基质应疏松、肥沃,易排水,微酸性;冬天接受全日照,夏季放入阴棚内,避免日灼。
治疗方法
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栽培技术防病:科学的肥水管理;倒盆时土内施入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上午浇水,一次浇透,盆土不干不湿;栽培基质应疏松、肥沃,易排水,微酸性;冬天接受全日照,夏季放入阴棚内,避免日灼。
治疗方法
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防治药械
植保预警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概念和症状
·球根秋海棠的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 |
·络石种植栽培技术 |
·富贵竹的栽培管理措施 |
·富贵竹栽培的技术 |
病虫害防治技术
·富贵竹常见病害及防治办法 |
·如何用土方法驱赶榆绿毛萤叶甲虫 |
·迷你玫瑰如何应对病虫害侵袭 |
·白蜡细菌性病害如何防治 |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