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杉木炭疽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炭疽病是杉木上重要病害,在我国杉木栽培区都有发生,以低山丘陵地区人工幼林病害较普遍且严重,病轻的杉木针叶枯死,病重的大部分嫩梢枯死,严重影响杉木生长,定植1-2年的幼树感病时,可整株枯死。该病病原菌可危害杉木、铅笔柏、泡桐、杨树、香樟、刺槐等多种用材树木,还可以危害多种经济林树种。
症状
病害每年4-6月发生,树木中,上部先年秋梢受害最重。通常是梢头顶芽以下10cm左右范围内针叶发病。病叶上先出现暗褐色小斑点,形状不规则,后病斑迅速扩展使针叶先端枯死或全部枯死。病菌可自病死针叶扩展侵入嫩茎,使梢头枯死,病轻的顶芽仍可萌发新梢,但生长大受影响。枝条基部针叶和树冠下部枝叶有时也发病,一般仅引起针叶先端枯死。秋季因生理原因发生黄化的新梢也可能发病,使嫩梢枯死。在潮湿条件下,病死针叶上会产生病菌的子实体,以叶背面气孔带上为多。有时也可见到桔红分生孢子堆。当气温为10-15℃时,病死针叶上会产生大量子囊壳,特别在潮湿和弱光照条件下容易产生。 
病原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称围小丛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其无性阶段为胶孢刺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自然条件下,有性阶段很少见,将病死针叶保湿约半月,即可产生子囊壳。子囊壳生于针叶两面,丛生或单生,梨形,颈部有毛,大小250-350μm×194-267μm;子囊棒状,大小85-112μm×7-10μm,易溶化;子囊孢子8个,双列,单胞,梭形,稍弯曲,大小20-27μm×5.6-6.5μm。 
胶孢刺盘孢菌分生孢子盘生于叶表皮下,后外露呈小黑点状,直径150-170μm;有黑褐色刚毛,具分隔,大小50-120μm×4.5μm;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隔,大小15-60μm×4.5μm;有时不生刚毛。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圆形,大小15-19.5μm×4.8-6.6μm。分生孢子萌发时先生一横隔膜,芽管先端产生近球形附着胞,以后由附着胞上产生侵染丝。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经人工接种试验,在20-27℃潜育期约3-8天。在自然条件下有潜伏侵染现象,即秋季侵染,以附着胞固定在腊质层中,或以侵染丝在角质层下或表皮细胞中潜伏。至次年4-6月发病,一般4月初萌发的新叶,5月被侵染,至8月达高峰,11月后渐下降。到秋季黄化的新梢,又有少量发病。 
浅山丘陵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粘重板结,透水不良或低洼积水,造成杉木根系发育不良,发生黄化现象后,最易感染炭疽病。从树冠部位来看,2年生针叶比1年生针叶带菌率高,枝条基部针叶比上部针叶带菌率高,树冠下部针叶比上部针叶带菌率高。但发病部位主要是树冠中、上部梢头的针叶。从不同林分来看,高地位级杉木林中,针叶带菌率较高而发病较轻;低地位级林分中,针叶带菌率较低,但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树种。 
(2)加强林区管理:在丘陵红壤地区造林时,应采取深翻整地,深挖抚育,开沟培土,间种绿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避免病害流行;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雨后注意及时开沟排水,增强植株抗病力,减少发病。 
(3)药剂防治:杉木幼树已郁闭成林,在傍晚静风条件下,可施放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防治。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