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 资讯 | 商人 | 设计 | 园艺 | 景观 | 商 | 供应库 | 求购库 | 产品库 | 黄页 | 其 | 园林论坛 | 植物库 | 图书 | 搜索 | 传媒 | 建站 | ||
讯 | 工程 | 古建 | 资材 | 会展 | 植保 | 务 | 招投标 | 网交会 | 产品报价 | 人才 | 它 | 园林通典 | 服务指南 | 论文 | 法规 | 调查 | RSS |
病虫害资料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芍药红斑病是芍药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一些芍药栽培地区危害极其严重。
症状
这种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初生绿色小点,以后扩大为直径3至5毫米的暗紫红色斑,边缘不明显,病斑可继续扩展,叶片正面病斑紫红色,叶背病斑栗褐色,病斑多有轮纹。病斑在叶缘时可致叶片扭曲。潮湿时叶背病部产生暗绿色霉层,茎和叶柄产生开裂下陷病斑;潮湿时枯死茎上也生霉层。
病原
芍药红斑病病原为牡丹枝孢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至32℃。最适20℃至24℃。
发生规律
芍药红斑病的病害循环为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病株残茎和落在地面的病茎、病果壳上越冬,次年3月降雨或潮湿条件下,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和雨水溅动传播到刚萌发的新叶上,引起初次浸染。
芍药红斑病发病时,病残体未清除的,初次浸染严重,而病残体被清除了的,则初次浸染轻。病菌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温暖条件,在20℃至24℃条件下,病害的潜育期为5至6天,潮湿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分生孢子的形成。此外,沙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差、植株生长较差、抗病力降低,发病重。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如紫芙蓉、胭脂点玉等品种发病重,而娃娃面、红云迎日等品种发病中等,紫袍金带发病较轻。
芍药红斑病发病时,病残体未清除的,初次浸染严重,而病残体被清除了的,则初次浸染轻。病菌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温暖条件,在20℃至24℃条件下,病害的潜育期为5至6天,潮湿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分生孢子的形成。此外,沙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差、植株生长较差、抗病力降低,发病重。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如紫芙蓉、胭脂点玉等品种发病重,而娃娃面、红云迎日等品种发病中等,紫袍金带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1.冬季彻底清除病残体。
2.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3.开花前喷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进行预防。
4.发病初期,可喷国光英纳400-600倍,必鲜500-600倍,国光松尔(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续喷4至5次。
2.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3.开花前喷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进行预防。
4.发病初期,可喷国光英纳400-600倍,必鲜500-600倍,国光松尔(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续喷4至5次。
防治药械
植保预警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概念和症状
·球根秋海棠的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 |
·络石种植栽培技术 |
·富贵竹的栽培管理措施 |
·富贵竹栽培的技术 |
病虫害防治技术
·富贵竹常见病害及防治办法 |
·如何用土方法驱赶榆绿毛萤叶甲虫 |
·迷你玫瑰如何应对病虫害侵袭 |
·白蜡细菌性病害如何防治 |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