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桑树桑虱
学名:Drosicha contrahens Walker
类属:同翅目 绵蚧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别名乌龟虫、桑壁虱、桑臭虫等。分布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台湾等省。

寄主 桑、桃、葡萄、苹果、蚕豆、白杨等。

为害特点 春季若虫密集在1年生桑树枝条上或冬芽基部附近,刺入皮层吸取汁液,造成叶小色黄或枯焦死亡,有时致桑芽褐枯,影响春芽发育,此外雌桑虱还为害叶片。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12mm左右,椭圆形,无刺,足小且短,背面多皱纹、隆起,超色,边缘枯黄色稍高,触角、口器、足均为黑色,体背生有白色蜡粉。雄成虫3—4mm,紫红色,翅黑色,翅面上具波状纹。卵长1mm,宽0.7mm,椭圆形,初产时白色,后变黄色。卵囊5—8层,长筒形,各层间具卵盘旋。若虫与雌成虫类似,雌虫经3次蜕皮变为无翅成虫。雄虫经2次蜕皮,变为体狭长的雄蛹。雄蛹体长3.6mm,背赭红色,四周黄色,口器消失。茧白色,长椭圆形。
发生规律
年生1代,以卵在卵囊里于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孵化为若虫出土,出土后不久即爬到植株主干上,密集在树皮缝或背风处,中午气温高成群向上爬,在枝条顶端为害。若虫期105—120天,逐渐分泌蜡质物。l龄若虫期60—70天,4月初开始蜕皮,2龄若虫活动性增强,经18天左右,于4月下旬蜕第2次皮,进入3龄若虫期,经半个月后,于5月上旬蜕第3次皮,形成无翅成虫,继续为害桑芽。雄虫进入3龄后变为预蛹,分泌白色棉絮状物做成茧。数个或数十个茧扭结形成棉茧团,预蛹期9天,再蜕皮后正式化蛹,蛹期6—9天。5月上旬雄虫羽化为有翅成虫,羽化后翌日开始交尾。雌若虫蜕第3次皮后变为无翅成虫,平均5天后交尾,交尾多在上午,每次历时15—30分钟,交尾后继续取食20多天,于5月中旬入土产卵。产卵期约4—5天,寿命30一32天。天敌有红缘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夏耕,挖出卵囊。

(2)用粗布、丝爪络等抹杀若虫。

(3)连续2—3年进行春伐,使桑虱无饲料而死亡。

(4)加强检疫,防其扩散。

(5)防治药剂:使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6)保护利用红缘瓢虫等天敌。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fdfsfdsf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56665222566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