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桑赤锈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桑树芽叶病害之一,又称金桑、金叶。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印度。中国的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山东、山西、福建、安徽、江西、河北、陕西、甘肃、辽宁、新疆、台湾等省区的蚕区均有发生。本病为害桑芽、嫩叶、嫩梢。发病时,芽叶上布满金黄色病斑,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黄化易落。严重时,桑芽不能萌发,已萌发的桑芽盘曲变形,甚至整个桑园无一片好叶,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主要于春、夏发生为害,黄河流域在桑树全生长期发生为害。 
症状
病症为病原菌侵入桑树的幼芽、嫩叶、新梢以及花椹等绿色组织,发病后病芽局部肥厚,弯曲呈畸形,产生橙黄色病斑,生长停顿,变焦脱落。叶部受害时,病斑发生在正背两面,在叶面的多呈散发性点状病斑,有叶背的多沿叶脉蔓延呈网条状病斑。病斑上初时带有光泽透绿细小圆点,逐渐扩大隆起如小泡状(青泡),以后青泡变黄,突破表皮,产生橙黄色病斑(黄泡),从病斑上散出橙黄色粉状物后老化,变焦褐色(焦泡)。 
病原
Aecidium mori (Barclay)称桑锈孢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锈孢菌菌丝生在表皮下细胞间,菌丝直径4—6um,具隔膜,菌丝生出吸胞,钻入桑树细胞里吸取养分。吸胞长7—15um,多呈圆筒形。锈子器直径150um,器内面底部生无色圆形的锈子梗,顶生连锁状锈孢子。锈孢子圆形,初无色,渐呈橙黄色,成熟的锈孢子生厚膜,表面附微小突起,锈孢子大小13—18×ll—15(um)。 
发生规律
北方以菌丝束在桑枝或冬芽组织内越冬。南方可以锈子器和锈孢子越冬。长江流域锈孢子抗寒力不强则不能越冬。枝条上的病斑多为非致病性坏死斑,只有与枝条特别接近的叶痕、芽鳞上的病斑才能致病。病斑上的菌丝侵入桑芽,翌春随桑芽萌发,引致桑芽染病。桑芽的初侵染一般在4月,初侵染产生的锈孢子飞散到新梢和桑叶及花椹上进行多次再侵染。锈孢子形成温限5—25℃,最适温度13—18℃,相对湿度高于90%。若湿度低于88%锈孢子难于形成。气温高于30℃,湿度低于80%时,病害扩展缓慢或停滞。长江流域4—6月发病严重,黄河流域发病期在4—9月,我国南方温暖地区在5—6月和9—10月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程度与品种及农业措施有关,山东的鲁桑、实生桑、广东的伦教40号发病重,湖桑发病则轻。新老桑树混栽、春伐夏伐兼行、收获叶不伐条、留枝留芽或出扦法收获以及留大树尾收获的,都造成桑树生育期间树上留有绿叶,利于病菌存留和侵染,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黄鲁桑、湖桑等抗(耐)病品种。

(2)剥除初侵染病芽,控制再侵染。一般在4月份分3次巡查,及时剥除病芽,早春要在“泡泡纱”状将变黄色前突击去掉病芽及病梢、病叶,清除初侵染源,可收显著效果。

(3)加强桑园管理。彻底夏伐,消除病菌在绿色组织里过渡存续的机会,可减少侵染和发病;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