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四川省广元市严管森林资源,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毁林补绿”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异地造林生态补偿机制。对批准实施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占用林地,损毁林木资源的,按照林地类别和工程性质,收取每平方米6元至40元不等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等量异地造林或其它生态建设保护工作。今年1至5月共办理13宗,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324.99万元,完成异地造林300余亩。
二是自然灾害生态补偿机制。全市政策性森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商品林每亩投保1.2元、公益林每亩投保0.65元,各级财政分别承担保费的90%和75%,其余部分由林农承担,补偿标准为商品林每亩750元,公益林每亩500元,用于因洪涝干旱、雨雪冰冻、森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生态补偿。截至目前,全市共理赔受损森林面积1000余亩,理赔金额40余万元,受灾区域生态植被全面修复。
三是毁林犯罪生态补偿机制。除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外,对滥伐林木案当事人责令其补种树木并处滥伐树木2至5倍罚款,将盗伐林木和人为因素引发森林火灾的责任人员主动造林补绿行为与其量刑和处罚裁量挂钩,确保违法损毁的生态资源及时修复。1至5月,全市共查办相关案件124起,补偿造林100余亩。
推荐阅读:
两会生态:生态补偿机制仍未体系化
国际劳工组织: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助力农村脱贫
湖南:雨花区开展绿心地区生态补偿工作
江西九江获流域生态补偿2.33亿元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