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9日消息:冬季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北方的银装素裹,就是南方的冷雨霏霏,无论南北,寒冬,似乎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花木凋零的季节。其实,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季,生物的时钟也在继续转动,有些花木依然在绽放!
世界各国室内养什么花——大开眼界
寒冬时节,户外植物中落叶树变得光秃萧条,常绿树叶片更新减缓,宿根草本植物开始枯黄……甚至连人类也明显感受到了寒冬的凋零之感,但是缕缕的花木香却从人类的居室内飘散开来。
地中海系“冬室花”
当北半球的冬季来临时,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的地区从夏季的炎热干燥逐渐变得温和湿润,于是这些地方的很多植物选择了“夏季休眠,冬季生长开花”的策略。如今,我们在冬季的室内可以观赏的花卉,很多都是这些地区原产的。譬如原产于加那利群岛的瓜叶菊,原产于环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报春……这些室内观赏花卉,让我们看到了寒冬中的春意。
欧洲报春花
除了上面这些草花,地中海系“冬室花”品种更多属于球根植物。它们以形态各异的贮藏组织度过夏季,再于冬季厚积薄发地开出美丽的花朵。鸢尾科、风信子科和石蒜科的球根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开花,如原产于环地中海地区的风信子、蓝壶花(葡萄风信子)、水仙和仙客来等,它们也是花市中受大众喜欢的冬季室内花卉。
风信子原产于西南亚地区,被引入欧洲后,杂交选育出了非常多的品种。今天我们看到的风信子和原种的外观有很大区别。种植风信子需注意在处理球根时别直接触碰其汁液,避免过敏。花市买到的风信子大多为冷处理过的球根,买回后可直接生长开花,但是在发芽后的这段时间里,也需要为其创造低温少光的环境,促使它的花箭能完全伸出叶鞘,使花序上的每一朵花顺利开放。
风信子
葡萄风信子虽然也被称为风信子,但其实属于另一个属——蓝壶花属,名字来源于它们壶状的蓝色小花。葡萄风信子的花较风信子更为可爱,株型更小巧,球根也小得多;近年来冬季花市已有开花的成株,球根养到第二年不会像风信子一样退化,但也需要提前低温处理一段时间才能顺利开花。
美洲系“冬室花”
美洲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潮湿,很多植物花期不定时甚至可以全年不间断开花,经过几百年的园艺育种,它们得以从地球的另一端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现在能看到来自美洲极为丰富的种类和品种,这也为冬季观赏花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火鹤
天南星科的红掌和火鹤近年来非常流行,它们有极为鲜艳的佛焰苞。佛焰苞是主要出现于天南星科物种的一种苞片,一般只有一枚,生长在肉穗花序下端;红色的苞叶和绿油油的心形叶片相映成趣,非常喜庆。由于红掌和火鹤的原产地是非常幽暗潮湿的林下环境,因此在缺光的室内也能较好地生长开花,所以这类植物非常好养。
原产南美的球根植物也很多,它们比地中海气候地区的球根更耐阴耐涝,比如花朵硕大的朱顶红,球根可以人为控制在冬季开花;色彩各异的彩色马蹄莲,花序和带斑纹的叶片均可观赏;小巧的花韭(春星韭)更是惹人喜爱。
寒冬室外花木南北有差异——我国独有
室外的冬天,又是另一番天地。由于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纬度跨度也相应较大,从南到北气候有较大差异,此时移步换景,东北大雪纷飞时,华南正百花盛开。这也使得南北方的物种差异很大。
蜡梅
中国传统的冬季户外赏花植物,大多分布在江南。春节前后,蜡梅、茶花和茶梅开得正好,梅花和结香刚刚开始盛放。蜡梅和梅花并无关系,只是与梅花同时开放。蜡梅名字中的“蜡”得名于其花瓣蜡一般的黄色,而非开于腊月,所以不应写作“腊梅”。我们发现,黄色的花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更容易见到,因为黄色是很容易吸引昆虫的颜色之一,而且在冬季和早春,花朵的黄色可以在吸收昆虫所需热量的同时反射大部分阳光,保证花瓣不被阳光灼伤。此外,这些花树很多都具有强烈的香气,这也更容易吸引昆虫前来传粉。茶花和茶梅品种繁多,茶花树形较高、花相对较大;茶梅株型矮、花相对较小,比茶花更常见于园林绿化。朋友们不要又张冠李戴,它们可不是我们泡茶用的茶叶,而是茶的同属亲戚,主要用于观花。
华南地区,冬季正是一些行道树的花期——原产于我国的木棉在落叶后会开花,花朵颜色鲜红,是南方的冬季——道让人难忘的景色,四川的攀枝花就以木棉的别称为名。木棉的亲戚——美丽异木棉来自美洲,花朵大而艳丽,无数花朵开在冬季无叶的枝头极为壮观。红花羊蹄甲是羊蹄甲和洋紫荆的杂交产物,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作为香港的象征,红花羊蹄甲不负盛名,颜色比它的两个杂交亲本都要艳丽,冬季盛花期时繁花满树,像是春季北国的樱花一样灿烂。
冬樱花
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可赏的花又有不同,每年隆冬季节,西南地区众多冬花还未开放时,高盆樱桃的花期就开始了。高盆樱桃又称冬樱花,是西南地区特有的种类。相较于高盆樱桃的花期还晚些的钟花樱桃,亦称为福建山樱花、寒绯樱(日文名称),花色更深,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开花时节也是当地不可多得的一番景致。
每一个看似萧条的日子里,其实都有植物在生长开花。即使是冬日凛冽的寒风中,也有不畏难的繁花争艳。它们以最鲜活的姿态,自信满满地迎接寒冬的挑战。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微信)